close

  《新聞調查》什麼校服最受歡迎?制服式校服能否普及?
  國際在線消息(記者:李培 葉正新 尚娟)最近,有關中國學生的校服話題在網絡上異常火熱,具有中國代表性的藍白相間寬鬆式校服成為了焦點,不少網友認為該校服“款式不理想”,對外形象“大大減分”,進而引發了一場有關“回憶我們醜到爆的校服”的話題爭論。“你喜歡自己的校服嗎?”“運動式校服好不好?”“新式校服緣何推廣難?”……近日《現代教育報?家長周刊》記者走訪了部分學校、學生、家長和專家,對校服問題進行了調查。
   ■調查:你喜歡運動式校服嗎
  中午十二時右安門附近,學生身著藍白相間的運動款校服三三兩兩地經過。“中學的校服不都是這樣子的嗎?”面對記者的採訪,一位女生表示“都穿習慣了,沒在意好不好看。”也有不少學生直言對校服的不滿,“不喜歡,因為比較老土”、“冬季透氣了,夏天可保暖了”、“校服太寬大,一點也不貼身”。
  採訪中,記者發現有學生還頗有創意地對自己的校服進行了改造,“我的衣服就是自己改的。”路上一名女生指著自己輓起的褲腳說道。記者註意到,原本寬大的校服褲腳,被改成了時尚的細腳褲。她告訴記者,校服發下來後,她和周圍的很多女同學都不滿意,於是進行了“改裝”:有重新裁剪的,有在空白處塗鴉。“不過要是老師發現了,會被要求買新的。”採訪中,大多數學生對在青春年華裡,未能穿出最美的校服表示了遺憾;也有學生對運動式校服非常喜歡,舒適、方便是他們給出的最多的理由。
  另據近日騰訊發起的一項“您喜歡運動式校服嗎”在線調查,其結果顯示73.26%的網友表示不喜歡,26.74%的網友表示喜11%的網友認為尺碼單一不合身,14%的網友表示校服分不出性別,10.52%的網友認為校服不分季節,質量不高占比達26.67%,成為校服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。
  ■家長最喜歡的校服仍是運動款
  我國的學生制服始於上世紀初,改革開放後,校服儘管迎來了普及和發展的新時期,但仍遠遠滯後於港澳臺地區和美日歐等國家。同樣,北京市中小學生校服的著裝情況與首都經濟發展的要求很不相稱。
  北京服裝學院曾經就校服問題對家長做過一個問卷調查,調查表明,家長最關註校服穿著的舒適性,是否利於活動;其次是尺碼合體性,是否會影響孩子的運動和成長;第三是服裝質量,要求耐磨耐穿;而顏色搭配也是家長關註的重要方面,並對校服代表學校形象、款式新穎等有一定要求。同時一些家長提到,校服一定要體現孩子的朝氣與帥氣,增強孩子的自信心,表明家長對校服有更高的期望。
   近九成家長覺得孩子應該穿校服
  在北京服裝學院收上來的266 份有效調查問卷中,有89.5%(238人)的家長認為孩子在上學時有必要穿著校服,6.8%(18人)的家長認為沒有必要,3.7%(10人)的家長持無所謂的態度。
  調查同時發現,認為有必要的家長是基於以下考慮:首先,校服能代表學生的形象,可以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;其次,能代表學校的形象,整齊劃一,便於學校管理;再次,能夠防止孩子攀比心理的滋生,有利於孩子專心學習。認為沒有必要的家長大多都是因為對現有的校服不滿意,其中也有極少數家長認為穿校服約束了學生的個性發展,對校服本身的意義產生了質疑。以上結果表明家長儘管對現有部分校服不很滿意,但對校服重要性的體現還是認同的。
   款式:運動款式仍是家長最愛
  儘管北京的冬天很冷,但冬季的校服只有運動服,家長出於無奈,只能採用其他服裝與運動服搭配抵禦嚴寒,因此冬季禦寒的校服迫切需要得到解決。42.1%的家長表示學生有制服,但每年就穿2至3次,利用率很低,同時也表示制服是需要的,這種矛盾需要設計人員充分調研,集思廣益才能做到“雙贏”。
  家長對現有的校服款式及搭配都不是很滿意。總的來看,從活動方便和穿著舒適方面考慮,相對合體的運動服款式仍是家長最喜歡的校服款式,同時還發現家長也喜歡制服的搭配。
   面料:家長最關註吸濕透氣性
  中小學生皮膚敏感、嬌嫩,有性格活潑好動等特點,這決定了校服面輔料的選擇不僅關係校服的風格和質量,更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。家長最關註的是面料的吸濕透氣性,以保證舒適和身體健康發展。因此,對面料吸濕透氣性要求較高,其次是不易起皺和變形,穿著時舒適,耐磨耐臟,利於運動,並易於洗滌和保管等。另外家長們重點提到了校服靜電現象比較嚴重。
  顏色:藍白兩色最受鐘愛
  調查發現,家長最喜歡的校服顏色是藍色和白色,其次是紅色、黑色、紫色等。充滿夢幻的藍色,讓人聯想到海洋、天空、水、宇宙,讓人的心情平靜。從服裝本身搭配來說,藍色與其他顏色搭配,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如藍白相間,潔凈,活潑,生動,很符合中小學生天真活潑的心理特點。
  白色可以對心臟、精神、神經和情緒起到一個很好地安撫作用,也有助於培養活力和獲得支持性的情感。白色象徵著純潔、神聖,明快、清潔、和平、天真無邪;與天真無邪的孩子們能融合在一起,同時也好搭配其他的顏色。
  ■觀點:
  運動式校服遭部分人反對
  校服是道風景,它蘊藏著很多文化密碼和青春的美好。“這樣的校服如何致青春?”不少人對運動式校服堅決說不。北京市某中學趙老師直言:運動式的校服看起來“又傻又大”,沒有個性,特別是在課業負擔較重的情況下給孩子造成了進一步的壓抑,並強烈建議制服要“美觀大氣,能凸顯學生身上的活力”。
  而《教育研究與評論》執行主編李慶明則認為,校服是學生身份識別的標誌,但不能因為它有身份識別的功效就忽視校服的審美情趣。“校服應該美觀、高雅和有朝氣,它應該能體現兒童的審美趣味和學生氣質。目前,國內主要以運動裝為校服款式,這是校服文化發展不成熟的表現。”
   制服式校服雖美觀但不實用
  “運動式”校服雖然被很多人冠以“醜到爆”,但也有人對這樣的校服表示支持。記者在一家長論壇中發現,“實用”、“便捷”、“預防早戀”等理由的呼聲較高。“制服雖然美觀,但一上體育課孩子根本沒法穿,結果一定會把褲子‘跑壞了’;再有雞心領的制服設計,讓孩子脖子上的紅領巾常常轉來轉去,不夠牢靠。”海澱區某小學學生家長夏女士說道。
  同時,在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馬老師看來,校服不僅僅是用來裝飾的衣服,校服的設計也要考慮諸多因素。“且統一的款式在校外實踐活動中能防止學生丟失,便於學校有效管理。”對此,大興區某中學劉老師也同意這一觀點。她還指出,統一校服能夠防止學生穿名牌互相攀比,使貧困學生不容易受到歧視,是公平教育的體現。
   校服發展需與時俱進
  校服承載了每個人在校期間最美好的青春記憶,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,它不僅能反映一個學校的文化和內涵,而且能展現出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。那麼被眾人“嗤之以鼻”的運動式校服是否真的需要“被革命”?對此,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,隨著時代的發展,我們的思想在進步,落後的衣著也應逐步被淘汰。
  儲朝暉認為,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著裝的觀點是過激的,而學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,統一併適當融入學生的需求,對校服做出相應的改革,這樣能更好地形成對學校的認同感,方便學校管理。而在改革過程中,滿足學生內心需求的同時,還要綜合考慮專業服裝設計以及兒童身體發育專家等的意見。
  “校服不能只是體現某個機構或者某個人的觀點”,儲朝暉指出:“在改革過程中,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們投票或者搞設計方面的活動,在收集學生意見的同時,也能激發學生對外界生活的認識。”
   ■解惑:
  制服式校服需量身定做難統一
  北京市石景山區北京九中今年走起了“私人定製”路線:學校通過學生訪談、學代會等多渠道瞭解學生需求,最後決定分別以藍色、橘色、綠色區分三個年級,並且增加了帽衫。
  儘管學校的制式校服在“模聯”、“樂隊”、“舞蹈團”等有所普及,但“大面積推廣仍有很大難度”。在學校副校長何英茹看來,一是制式校服要求量身定做,難以統一;二是學校正在推行“陽光體育運動一小時”活動,“孩子們每天的運動量很大,換服裝也不方便,既耽誤太多時間,也沒有換衣服的足夠空間”。此外,她還指出,“以石景山區為例,富裕家庭比率不高,學生家長普遍消費能力有限,學校不宜在校服上‘大做文章’”。
  許多家長對制式校服價格難接受
  對於社會上充斥的各種批判運動式校服寬鬆肥大、缺乏個性與活力的聲音,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院長助理顧遠淵坦言:“目前我們不缺好的設計和好的質量,但普及制式校服確實存在諸多客觀條件制約。”
  顧遠淵說,雖然我國GDP很高但是人均購買力和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。“在日本,一套制式校服的價格摺合人民幣數千塊錢,而在國內製式校服普遍的價格在300塊錢左右。即使如此許多家長出於經濟考慮也難以接受。”再者,國外發達國家的學校備有更衣室,方便學生換裝,我國學校尚缺乏這樣的條件。同時,她指出,制式校服需要家長給孩子配鞋子、襪子等,是一種新的穿著方式,要求原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必須轉變,而“這一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”。
  要找到美觀和實用的完美契合點
  “校服既要美觀又要實用,最理想的情況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契合點。”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院長助理顧遠淵介紹說,目前北京市大部分中小學都只有一套運動服式的校服,小部分學校雖然增加了制式校服,但學生普遍也只在升旗儀式、大隊活動等重要場合才穿。
  在她看來,校服的設計要考慮諸多因素,首先是與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視覺識別體系相結合,用於同其他學校進行區分。在校服設計時,還要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們的審美特點,比如小學生喜歡鮮艷明快的色彩搭配,而高中生則偏重成熟穩重的色調方案。此外,也要結合學生的發育特點,對於初中、小學生設計校服時要考慮到他們的成長空間,比如可以將腰頭(褲腰)設計成可調節寬鬆和長度的款式,而對於身高體型沒有太大變化的高中生,則可以更多地照顧審美功能。
   ■短評:
  教育專家線教平:校服“被吐槽”是學生自主的權利訴求
  藍白運動校服“太減分”“醜到爆”再次引發校服之辯。錶面看起來是對校服設計的不滿,背後卻透露出在涉及學生自身權益之時,作為當事人難以發言、主體缺位的不滿,而這不滿,恰恰蘊含了一種對學生自主權利的訴求。
  應該說,讓校服承擔掩蓋貧富差距的功能也罷,還是成為承載學校文化的載具也好,都是外界強加給它的,本身也並不能算錯。校服問題的背後,並不只是該不該滿足學生的個性那麼簡單,它考驗的是我們的管理者,在呼籲現代學校制度的今天,能否與時俱進、真正聽取教師、學生、家長的意見,把科學民主的管理舉措落實到位。  (原標題:什麼校服最受歡迎?制服式校服能否普及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b00bbwv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